小学一年级教育随笔

时间:2025-03-20 16:33:44
小学一年级教育随笔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没少接触或者看到经典的随笔吧?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想看看大家都在写什么样的随笔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一年级教育随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教育随笔1

人的一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学生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必须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更新知识结构,去吸收新东西。可见,学习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教给学生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因此现代教师的主角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潜力,使学生获得必须的终身学习的本领。而学生灵活运用传授的方法又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反复训练的过程,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采取了不同的训练方法,一、预习是学好语文关键的第一步

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的开端,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潜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应对一篇新鲜生疏的课文,产生一种求知的愿望,在这种内动力的趋动下,主动地去研读课文。

预习只需粗略的阅读,了解知识的梗概,以做到心中有数地去听讲,或者说带着问题去听讲。在课堂中,教师对新知识的传授,是在学生准备程度和此刻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进行的。问题的思考也是有较严格的时间限制,在这种状况下,理解者若对新的认识对象心中没数,往往就会紧张地“奔命”于老师设计的思维轨道中。这样一种心理不但影响对新知识的理解和理解,而且更不易用心思维,求疑思疑,触类旁通。这样,就一步不备,处处被动。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语文失去兴趣,甚至产生畏惧心理,严重影响成绩的提高和潜力的培养。

二、预习的方法

1、阅读法。阅读是预习的主要方式之一,首先应把书本上有关资料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一遍,容易理解的能够“走马观花”。对于陌生的新知识,决不能仅看一遍,而要多看几遍,反复研读,可在重点和难点部位做记号,以引起自己足够的注意。

2、联想法。联想是预习不可缺少的贯穿于全过程的重要方式。由于语文知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预习时总会引起一些联想。联想的过程,实际也是将知识融汇贯通、初步掌握的过程。有了联想,就能使自己的'想象力得以发展。想象力是人的潜力之一,对学好语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正如列宁所说:“想象是极其可贵的品质。”

3、设问法。从某种角度讲,能对某物提出问题,说明对该事物是了解的,同样,若对预习的资料能提出几个为什么,则说明预习是成功的,不怕不会学,就怕没问题。在预习时,除了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外,还应逐步锻炼自己变换思维的角度,要一题多问,故设难关,以求甚解的自学潜力。可见预习时应个性避免的是那种表面无所不知,其实一无所知,头脑中一片混沌。勤于思考,多多设问,无疑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

4、整理法。整理是预习全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透过预习,对新知识的掌握会做到心中有数,对已学会的知识自己会感到喜

三、预习的步骤

1、总览单元。现行中学语文课本都是以单元做为基本单位的,同一单元的几篇课文除各具有特色外,尚有其共同的知识和规律。因此,对整个单元浏览一遍,预先构成一个知识系统,明确单元要点,高屋建瓴,可少走弯路,便于比较和总结。

2、分析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观察”美景的“窗口”,充分利用这个窗口,也就占据了“攻击”课文的有利地势。有的题目启人深思,3、熟悉作者。作者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和思想观念往往影响他作品的风格。

4、了解背景。文章都是为时而作,有针对而写,有感而发的。对背景的了解有利于把握文章的写作目的和中心资料,课文中选入的伟大作家鲁迅的文章,有些资料与背景有直接的联系。

5、思考练习。对课后的思考和练习,若能事先思考,就会做到心中有数,在老师讲授时,就会找到这些问题的思考角度或^解答。这样既提高了作业的质量,同时又节省了时间。

预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它对培养我们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及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帮忙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针对学生基础差的特点,从基础入手到提高潜力直至学以致用,,使学生在不同资料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潜力。

小学一年级教育随笔2

这学期我教一年级,接触这些六岁左右的小朋友,真是一言难尽。

一年级的老师都有个体会,那就是现在的小孩跟以前的小孩根本不一样,小小年级已经被父母宠得象小霸王似的,开心的时候,他们象天使,不开心的时候,可就象小恶魔啦。

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对啥都充满好奇,还不分场合爱瞎吵,这让你常常嗓子嘶哑,筋疲力尽,还不知道该生谁的`气,那个郁闷呀…

刚入学的孩子没有上课概念,正上着课,会有学生捂着小鸡鸡跑过来,老师我想上厕所憋不住了;老师我想上厕所但没纸;老师我把擦鼻涕的纸扔到篓里…

他们喜欢把很小的事告诉我,而且非常认真,我也非得认真对待不可,要不然,怎么对得起他们那双信任的眼睛。在一天中,我要处理很多小纠纷,包括捡到一支铅笔;谁谁又跑到办公楼玩了;哭着鼻子说我受到了谁的欺负,当我很认真地为他讨回公道后,他会马上破涕为笑。

一年级小孩子是最有礼貌的了,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他们都会向你问好或道别。看见老师来了会很远去迎接,会几个学生抢着给你拿包。他们会夸老师,你今天真漂亮,课后,他们又会很懂事地来到我跟前,鞠一个躬,道一声“老师辛苦了!”。这时,所有的辛苦和烦恼好像都消失了似地,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再多些耐心和爱心。

小学一年级教育随笔3

今年秋季开学,我被分配到了一年级,教两个班的数学课。刚开始心里还是不适应的,记得刚工作那会儿,一直教了六年高年级,接下来交了三年级,二年级,亦可以说从刚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教低年级的孩子,我是能够适应慢节奏的教学的。不过,今年教一年级我可是都没想过,在我心里我觉得一年级最难教,教的是管理。后来想了想,每个年级都要勇于尝试。

刚开学一周,没有开始学习知识,每天就是给学生讲课堂制度,比如,上课铃声响了,要静息,静息的姿势;正确的`坐姿;课前说桌上要放课本、铅笔、橡皮,文具盒不能放桌子上;练习本要夹到课本里;上课怎样行上课礼等等,感觉要说的太多了,只觉得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就是一张白纸。我们几个老师都快抓狂了,因为我们都是第一次教一年级。

不过,在静下来后还是反思,为什么给学生说了规矩,他们就是听不懂?通过给孩子说话中,我发现我说话用 ……此处隐藏12177个字……有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泪水与汗水呢?成长不都是在一次次泪水的洗礼下才变的越发茁壮的吗?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没有人会能感同身受!那个口无遮拦的孩子也许会被几个巴掌觉醒,会懂得说是一种潜力,而不说才是一种智慧,不道听途说该是一种原则!那个打人的孩子,看着平日里灿烂阳光的孩子哭的死去活来,最终也会明白:巴掌的伤害不亚于一颗子弹。

懂得尊重,就应是青春期里孩子教育的第一课!

走向青春期里的孩子,容易燥动。德国的专家说:你能想方设法让自己的教育静下来,你就成功了!应对一群燥动的孩子,我们为师者该做的,我想不就应是煽风点火,不就应是火上浇油,若能似春风,温柔吹过耳畔,化作几滴春雨,浸入孩子心田,注入几滴成长的养液,也许我们就真的能看到满园花开的温馨,我想:这也就应属于尊重的范畴吧?

小学一年级教育随笔15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人来管理的人。”我觉得这句话非常好,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就是让学生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作为一个班主任,始终要记住,管是为了不管。因此,“学生自治”的管理方法,就成了我长期以来的带班法宝,不过那都是在高年级。如今,这种管理方法在一年级能不能实现呢?我也想试一试。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组织管理能力、自制力、应变能力还很弱,如果实行自治,应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班委会。因为孩子小,彼此又不熟悉,这个班委会注定无法像中高年级那样民主选举产生,唯一可行的办法只有一个:我来任命。

任命谁呢?我首先想到了浩子同学。浩子是我们学校一位老师家的孩子,看上他一点儿也没有因为妈妈是老师,而是因为他自己的性格。浩子性情随和、能说会道、腿儿又勤快,而且多才多艺,是个好榜样。跟他个人一谈,他也很乐意。可是,一个星期有五天,也不能总让他一个人值日啊:一来因为这样会很累,二来怕孩子产生骄傲的思想,不利于他的成长。正在我不知怎么办才好时,开完家长会的当天晚上,瑶瑶妈妈的一个短信让我眼前一亮,有了主意。

“敬爱的刘老师您好!我家瑶瑶生性活波,好说好动,在幼儿园一直做老师的小助手。现在上小学了,您看能不能让孩子再锻炼锻炼?谢谢了!”读完短信,瑶瑶的形象立刻映入脑海,就是那个长着一双大眼睛,掉了两颗大门牙,一下课就跟着我滔滔不绝的小咋呼妞?还行,胆大、不怯生。就她了!两个了,再找三个,能一天一个人值日最好。怎么找,我心里已经有数了。

大课间的时间到了,我们一年级的孩子小暂不出来。我就在教室里开始让他们毛遂自荐。“孩子们,有谁在幼儿园时天天给老师当小班长的请举手。”为了怕为小朋友发过一次加餐的也举手,我特别强调了“天天”。

“我、我……”我的话刚出口,一二十人都举起了小手。

这么多人,我得筛选一下:“谁能像老师一样,为同学们喊一喊‘起立’?”于是,这一二十个人轮流喊一遍,我心中就有了眉目。让声音小、不能字正腔圆的、个子矮一点儿的先站在一边。就剩下七八个人了,我接着问,谁在幼儿园做过小主持人的举手?一只小手高高举起,一看是诺,再仔细瞧,人虽然瘦弱,可是眉目间还真有一股子灵气。好,就是她。后来证明我当时的判断非常英明,诺还真成了学校的一个小明星、学校的小主持、我们班人人爱戴的大班长。三个人了,再选两个。

“现在老师再问一问你们,谁在家里天天读书、或者和妈妈一起读书?”七个人,四个举了手,刚好。我先让另外三个和刚才那十来个同学站一起,然后又从这四个里面选出了稍有点壮壮的瑾瑾和小淇,让琼琼和涵涵两个孩子暂作语文课代表。剩下的'同学都分到各小组做组长。

大课间快要结束了,我的五个小班长也选出来了。接下来,就该为他们做岗前培训了。

“孩子们,从今天起,你们就是咱班的五个大班长了,高兴吗?”我拉着她们的小手说。

“高兴!”五个孩子真是兴高采烈。

“不过,我刚才也跟同学们说了,咱们只是暂时的,能不能做到正式的班长还得自己努力,同学们喜欢你们才行。你们说说,当班长都做什么啊?”我接着问。

诺先举了手:“给老师当小助手。”不愧当过小主持人,我连连称赞。

“同学们打架了要告诉老师。”浩子紧接着说。

“先得把他们拉开了再告诉老师。”我补充道。浩子连连点头。

“还要帮助同学们。”瑾瑾说。呵,我还真不能小看这几个“小人儿”。

我本想再告诉他们当班长还要做大家的榜样之类的话,可惜第三节快要上课了。我灵机一动,把这件事交给家长也许会更好:“看起来大家都知道怎么当班长?今天晚上回家给家长说一说,让他们帮忙出出主意,看看怎样就能把这个班长当得更好。明天班会课上,你们每个人都给同学们表一表决心。好不好?”

第二天下午的班会课,孩子们虽然说得坑坑巴巴,但头头是道。我的五个班长就这样产生了。班会结束后,我又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了值日的日子。给他们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法:值日当天,都要比同学们早5分钟到校,然后拿起书站在讲台上读书,但不要领读,为同学们做榜样,提醒当天值日的同学到校后马上值日。如果那个同学没有读书,要提醒、但不准大声吆喝,更不准打人……中午到校后,看着同学们阅读课外书或绘本,提醒同学不出声的看。

后来,我这五个小班长真的就把班级“自治”起来了,当然前提我来的比他们早的多,常常他们在讲台上站着,我总是静静地在后门坐着看书,偶尔丢开几分钟让他们习惯习惯。一年级第一学期的中午,我天天为他们读书,“安安静静进教室,进教室就安安静静”的好习惯,经过两个学期的强化,居然就渐渐养成了。

小学一年级教育随笔9

安全教育是小学教育永恒的话题,小学是小学生集体生活的场所,无论教师怎样注意,也不可能完全避免事故的发生。

安全教育作为小学长期的教育内容,仅仅通过几个活动是不够的,它需要与日常生活有机的结合和渗透,例如:利用听故事“思杰走丢了”,让小学生知道回家要等父母来界,决不跟陌生人走,也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

每天喝水时,请小朋友先试一试是否太烫。开门、关门时先要看看手是否放在门框上,吃饭时不嬉笑打闹,通过这些与日常生活有机的渗透,对如何处理好教育活动与小学生人身安全的关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游戏,它是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小学生主要的教学形式。但由于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较低,行为缺乏理智,易受情绪的影响,在游戏活动中特别是户外的活动,则可能造成意外的事故。所以,教师在活动前或活动中对小学生有效的规则约束和必要的安全指导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仅仅为了安全,完全避免小学生参与集体活动或一味的降低游戏的难度,也是不利于小学生成长的。日本有教育学家指出:“游戏活动要有一定的冒险性,如果没有,孩子无法真正形成回避危险的能力”。

作为小学教师,在孩子的安全问题上同样有心理压力,如果孩子们在小学平安的度过一天,我们也会感到松了一口气。主题活动也好,生活中有机渗透也好,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们树立安全意识,保证小学生的安全和健康,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小学生的安全和健康,也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和快乐。

《小学一年级教育随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